专注 高精密,高要求,挑战性制造技术专业 桥梁支座,桥梁橡胶支座,桥梁伸缩缝厂家
经理:18911711380客服热线:18911711380
产品推荐
相关常见百科

重庆公路桥梁伸缩缝施工

时间:2023-04-02 07:39 点击:

重庆公路桥梁伸缩缝施工

重庆公路桥梁伸缩缝施工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检查伸缩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施工现场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2.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伸缩缝的位置和尺寸,进行清理和打磨。

3. 钢板伸缩缝应先焊接固定钢板,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在钢板中间安装伸缩材料,再用钢板封口固定。

4. 橡胶伸缩缝应先将边缘处理好,然后将橡胶材料放置在伸缩缝处,再用金属嵌条将其固定。

5. 安装伸缩缝时,应注意缝隙的大小和伸缩的方向,确保伸缩缝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6. 完成伸缩缝的安装后,进行验收和检查,确保伸缩缝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

7. 最后进行清理和保养,定期检查伸缩缝的状况,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的部分,以确保公路桥梁的安全和稳定。

桥梁伸缩缝如何计算

1、由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温度上升引起的梁体伸长量Δlt+ Δlt+=αcl(Tmax-Tset,l)
αc为梁体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取0.00001 l为一个伸缩装置伸缩量所采用的梁体长度,本桥的A0号桥台伸缩量采用的梁体长度为100m。
Tmax为当地最高有效气温,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表4.3.10-2取为34摄氏度。 Tset,l为预设的安装温度范围的下限值,本桥位于重庆市,按10月份施工,取Tset,l为15摄氏度。 则Δlt+=αcl(Tmax-Tset,l)=0.00001×100(34-15)=0.019m
温度下降引起的梁体缩短量Δlt-
Δlt-=αcl(Tset,u-Tmin)

Tset,u为预设的安装温度范围的上限值,本桥位于重庆市,按10月份施工,取Tset,u为25摄氏度。
Tmin为当地最低有效气温,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表4.3.10-2取为-3摄氏度。
则Δlt-=αcl(Tset,u-Tmin)=0.00001×100(25+3)=0.028m

2、由混凝土收缩引起的梁体缩短量Δls-,按下列公式计算:
Δls-=εcs(tu,t0)l
εcs(tu,t0)为伸缩装置安装完成时梁体混凝土龄期t0至收缩终了时混凝土龄期tu之间的混凝土收缩应变,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表6.2.7,计算得截面的平均理论厚度为440mm,本桥所处环境年平均湿度大于70%。t0按28天计算,则取εcs(tu,t0)=0.000167
Δls-=εcs(tu,t0)l=0.000167×100=0.0167m

3、由混凝土徐变引起的梁体缩短量Δlc-
按下列公式计算:
Δlc-=δpc/Ecφ(tu,t0)l
δpc为由预应力(扣除相应阶段预应力损失)引起的截面重心处法向压应力,本桥取平均值为5.821 MPa。 Ec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C50混凝土取为34500 MPa。
φ(tu,t0)为伸缩装置安装完成时梁体混凝土龄期t0至徐变终了时混凝土龄期tu之间的混凝土徐变系数,本桥计算得截面的平均理论厚度为440mm,本桥所处环境年平均湿度大于70%。t0按28天计算,则取φ(tu,t0)=1.515
Δlc-=δpc/Ecφ(tu,t0)l=5.821/34500×1.515×100=0.0256m

4、按照梁体的伸缩量选用伸缩装置的的型号
伸缩装置在安装后的闭口量C+=β(Δlt+)=1.2×0.019=0.0228m(本桥采用的是盆式支座)
伸缩装置在安装后的开口量C-=β(Δlt-+Δls-+Δlc-)=1.2×(0.028+0.0167+0.0256)=0.0844m(本桥采用的是盆式支座)
伸缩装置的伸缩量C=C++C-=0.0228m+0.0844m=0.1072m

重庆长江大桥介绍?

重庆长江大桥,又名石板坡长江大桥,位于重庆渝中区石板坡和南岸区黄葛渡立交之间,属于T型刚构桥,是横跨长江的第一座公路大桥,也是重庆主城区在长江上的第一座桥梁,带动了重庆市的经济同步发展,已成为重庆的著名景点之一。
新建成的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为提高重庆长江大桥的通行能力和改善重庆长江大桥通行压力以及作为改善重庆市环线交通的重要路桥项目,朝天门长江大桥建成后,将实现与重庆近郊交通主干道的顺畅连接,联网互动,扩展重庆的经济“动脉”,带动重庆整体经济的同步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重庆长江大桥全长1120m,最大跨度174m,桥宽21m,四车道,两边各有2米人行道。
建设历程
重庆长江大桥于1977年11月26日动工兴建,1980年7月1日建成通车,比计划提前6个月完工。它跨越长江,北连南区干道,直通重庆火车站和朝天门港区;南接川黔公路。全长1120米(包括桥台架空部分),北引道长496米,南引道长1725米,其中南桥头设有双孔隧道一座,2003年隧道拆除,并新建了南桥头立交。南引道末端和北引道路交叉口均采用半立交,正桥7墩2台,共8孔长311米。 主跨度174米,属于T型刚构桥。该桥由上海市政设计院设计、重庆市桥梁工程施工。2003年12月在原重庆长江大桥的基础上。新建了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为了提高重庆长江大桥的通行能力和改善重庆长江大桥通行压力。于2006年09月25日复线桥正式建成通车。
建筑类型
重庆长江大桥是一座三跨连续梁桥,在大桥建设过程中,需要简支梁、悬臂梁、连续梁、斜拉体系、有推力拱、无推力拱……几乎涵盖了所有桥梁的施工方式,其复杂和频繁的体系转换充满了风险和挑战,这在国内非常罕见。
据二航局项目部总工程师汪存书介绍,建大跨度的钢拱桥,最大的难度是拱桥无外来支撑力、承载力,全靠钢拱自身的力学设计精度。552米跨度钢桁系杆拱桥上部钢桁结构的安装,是朝天门长江大桥最有特点和最具技术难度的关键施工工序。此外,整个桥梁用钢达到五万吨,比北京的国家体育场“鸟巢”的用钢量还多,而其使用寿命可达到100年。
作为改善重庆市环线交通的重要路桥项目,朝天门长江大桥建成后,将实现与重庆近郊交通主干道的顺畅连接,联网互动,扩展重庆的经济“动脉”,带动重庆整体经济的同步发展。
大桥位置
重庆长江大桥又名石板坡长江大桥,位于重庆渝中区石板坡和南岸区黄葛渡立交之间。
重庆长江大桥横跨长江风姿雄伟,已成为重庆的著名景点之一,桥头有叶剑英的题词,两岸的桥头堡雕塑:《春夏秋冬》,由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创作,将虚幻的时令拟人化,表现了人生四季。
维护设施
正桥全长1120m,分跨为86.5+4×138+156+174+104.5(m),最大跨度174m,悬臂端梁高3.2m,根部高11.0m,吊梁跨度35m,桥宽21m,四车道,两边各有2米人行道。
上部结构由两个单室箱梁组成,较三肋式节省材料,施工方便;采用三向预应力,悬臂浇筑法施工,3天强度要求达到R30;在国内首次采用带有加劲型钢和氯丁橡胶管的预应力弹性伸缩缝,伸缩量可达200mm。桥墩采用等截面空心钢筋混凝土结构,桥墩竖壁与箱梁肋版对应设置,自基础襟边至桥面高60~70m,采用滑动模板施工,每昼夜可升高2.8~4.0m。
南桥头有双孔隧道1座,各长311米。南北道路交叉口均采用半立交(已于1999年改为全立交)。
石板坡长江大桥横跨长江风姿雄伟,已成为重庆的著名景点之一,桥头有叶剑英的题词,两岸的桥头堡雕塑:《春夏秋冬》,由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创作,将虚幻的时令拟人化,表现了人生四季。
设计: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院
施工:重庆市桥梁工程
服役力度
石板坡长江大桥作为重庆主城区城市干道组成部分,交通流量非常大,截止2008年,已经通过汽车超过30亿辆次,是中国车流量最大的大型跨江桥梁。该桥原有设计日交通流量为2万辆,但实际日交通流量已达8万辆,必须扩大通行能力。
拓宽方案最终确定在原桥上游方向新建一座连续刚构桥,即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与原桥相距5米,全长1,103.5米,宽19米,设计日通行能力8万辆,于2003年12月正式动工,2006年8月28日竣工通车。
复线桥2003年12月28日石板坡大桥复线桥破土动工。由于石板坡旧桥无法承载急剧增加的通行量,因此政府决定在其上游造一座复线桥,两桥并列,中间距离相隔仅25米。
考虑到两桥相隔很近,如果新桥采取与旧桥完全相同的桥梁外观,应该在景观上是最为匹配的。但新旧两桥并列的桥墩将在航道上形成“巷道效应”,不能满足通航要求。而如果要保持同样桥型又满足通航,就只能在新建的桥布跨时取消一个桥墩。这样一来,新桥的通航孔跨度变成了330米。用混凝土梁跨越330米是个难题,主要是当跨度增大时,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会被结构自身的重量消耗掉,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减轻结构的自重。经多方研讨后最终决定在330米跨的中部108米采用钢箱梁取代混凝土梁。在每边混凝土梁和钢箱梁之间采用2.50米的钢-混接头过渡。
该桥主跨达到330米,成为当时世界第一跨径梁桥。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重庆牛角沱嘉陵江大桥介绍?

重庆牛角沱嘉陵江大桥位于渝中区上清寺和江北区华新街之间,名为牛角沱嘉陵江大桥,是重庆市区第一座城市大桥,1958年12月开工,1966年1月竣工。总长625.71米,宽21.5米。
牛角沱嘉陵江大桥
桥型结构主桥为铆合钢桁架双悬臂桥,引桥为钢筋混凝土T型梁。三分之二的桥身为钢材,三分之一的桥身为钢筋混凝土。牛角沱嘉陵江大桥的建成通车前后历经8年时间.重庆人克服了苏联专家撤走,克服了三年自然灾害等各方面的艰难困苦,才建成了这座大桥。
姐妹桥
2002年1月,重庆与澳门的友谊之桥“渝澳大桥”建成通车,距牛角沱嘉陵江大桥约200米左右,被称为“姊妹桥”。同时,牛角沱嘉陵江大桥改为单向通行,仅供渝中区往江北区;从江北区往渝中区,则走渝澳大桥。
桥梁大修
重庆路桥、市市政委、市交警总队昨日联合发布消息,从8月23日(周六)零点起,牛角沱嘉陵江大桥开始桥面大修,持续时间为40天,预计10月初可以完工。
据了解,桥面大修期间将半幅施工,两车道单向通行。每天的7点至20点,社会车辆按尾数“单双号”行驶,即单日单号通行、双日双号通行。
桥面破损需要维修
从去年起,重庆市启动了三座老桥的桥面维修工作,目前,石门嘉陵江大桥、石板坡长江大桥已完成,牛角沱嘉陵江大桥也将于23日启动修复。
牛角沱嘉陵江大桥1966年建成通车,是重庆市第一座跨江大型桥梁,也是渝中区连接江北区、渝北区的重要通道,日通行量最高达8万辆,小时最高通行辆达4000辆,大桥服役已达42年。
据了解,该桥桥面不仅出现了裂缝、坑洼,原来铺装的沥青80%也被磨光;泄水孔损坏后,雨水流入箱梁,容易造成钢梁锈蚀;另外,29条伸缩缝有23条损坏严重。
维修持续40天
此次维修,是牛角沱嘉陵江大桥建成之后桥面最大规模大修,将进行桥面基础修复和伸缩缝更换。
项目工程师介绍,为了不增加桥梁的荷载,将先刨除原有路面,对基层进行修补后,再铺上最新的 SMA改性沥青。整个桥面铺装将达8400平方米,新的沥青路面是轻型、耐用的新材料,桥面自重不会超过最初的设计,不影响安全。损坏的23条伸缩缝,总长为329米,将更换为优质型钢伸缩缝。为了保证工期,还将使用混凝土外加剂,缩短养护周期。
此次维修总工期约为40天,最快在10月2日结束,遇雨顺延。
按“单双号”行驶
市交警总队人士介绍,从本月23日零点起至修复结束,牛角沱嘉陵江大桥将实施交通管制,由原来的四车道通行,变为半幅两车道通行,而且对车辆限速10公里/小时。
施工期间每天早上7点至傍晚8点,除客运车辆(公交车、出租车等)、救护车、警车、军车、工程抢险车可以通行之外,其余社会车辆按车牌尾数,分“单双号”行驶,即实行单日单号通行、双日双号通行。施工期间全天,禁止一切货运车辆、摩托车通行。
管制时间内,各类车辆也不得驶入两路口文化宫中门(往上清寺方向)、上清寺转盘、大溪沟路口、嘉滨路往牛角沱嘉陵江大桥的各匝道。
三座桥梁可分流
为了减轻通过嘉陵江大桥的交通压力,市交警总队还将设置“远端交通分流诱导牌”,减少进入渝中半岛的车辆。市交警总队人士称,将在外围“分岔口”设置分流诱导点,如一号桥、两路口、大溪沟、临江门、牛滴路、菜园坝、鹅岭、袁家岗、大坪、四公里、石板坡立交等地。
交警提醒,管制期间车辆通行受限,会造成一定的缓堵,市民驾车最好通过其他几座桥梁,如从渝中区到大坪、杨家坪地区,就通过嘉华大桥分流;从渝中区到江北区,通过黄花园大桥分流;南岸范围最好通过鹅公岩大桥、内环分流。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李家沱大桥资料?

重庆李家沱长江大桥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和巴南区之间,大桥南岸为李家沱工业区(巴南区),北岸为九龙坡区。该桥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重庆市桥梁工程施工,于1991年11月开始基础施工,1997年正式建成。

中文名
李家沱长江大桥
地点
重庆市九龙坡区和巴南区之间
施工
1991年11月

24m
大桥简介
该桥于1991年11月开始基础施工,于1996年底建成通车。李家沱长江大桥是重庆主城区建成的长江上第二座公路桥梁,因此一直以来被重庆人称为长江二桥。大桥跨径组合为:过渡孔(53m)+主孔(169m+444m+169m)+过渡孔(53m)+南引桥(8x50m),桥面为4车道 。大桥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重庆市桥梁工程施工。
桥梁结构
李家沱长江大桥结构体系为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塔、墩固结。主梁为纵向悬浮体系,塔梁交叉处设置横向限位装置,在过渡孔于北台及南引桥结合处设置大位移量伸缩缝。
    大桥主孔全长1288m,跨径组合为:过渡孔(53m)+主孔(169m+444m+169m)+过渡孔(53m)+南引桥(8x50m),桥面宽度为4车道(中间设置分隔带),宽24m。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拉索设在上部结构两侧形成两个对称索面(又叫双索面)的斜拉桥。
  桥主梁采用扁平的实心双主梁断面,主梁肋高2.5m,宽1.7m。横梁间距为4.5m,设置横向预应力钢束。主梁在中跨的中间部分及边跨的部分区段设置有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OVM锚具及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主塔呈花瓶形,塔全高141.5m,塔身为矩形空心断面。
  大桥拉索采用扇形双索面布置,梁上索距为9m,在塔上采用不等距排列,索距1.5~1.6m。每个索面中有24对斜拉索。锚具采用LM7型冷铸锚锚具。
  主桥两个主墩基础根据地形及地质条件并结合施工难易程度作了不同的处理。#2墩采用Φ2.6~3.2m的变截面挖孔桩基础,#3墩采用沉井基础。[1]